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 烟台文艺网 >> 文艺时空 >> 文艺论坛

提升网络文学“软实力” 中华文化是“硬核”

作者: 更新时间:2020-01-10 09:50

  网络文学作为当前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同时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网络文学为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作出了贡献。通过中国故事了解中华文化、感受中国精神,是众多海外读者的“新时尚”。

  网络文学多样化的题材、类型、主题和写作风格,既标识了网络文学强劲的活力,也从不同层面满足着读者的精神体验和情感想象,成为社会心理和时代流行风潮的重要表征。进入新时代,网络文学步入转型期,在经历了前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如何告别低水平重复以实现精品化和经典化,成为十分紧要的任务。目前,网络文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刺激读者感官欲望的描写普遍存在,一些作品不仅语言粗俗缺乏美感,且知识性和逻辑性错误较多,有的宣扬不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这些都影响了网络文学整体品质和社会口碑。与经典的传统文学作品相比,当大家谈论网络文学时,总是难以摆脱表达粗疏、文本粗鄙的初步印象。作为网络文艺中最重要的审美表现形式,网络文学的社会形象尽管近几年有所提升,但与庞大的读者群体和市场价值仍不相匹配,其“文学”意义上的“文化软实力”有待提升。

  浓郁的中国元素是重要的“看点”

  要实现网络文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固然要规避网络媒介特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为追求字数而“注水”,或者为追求写作速度而罔顾细节等,但最根本的是要提升题材、主题以及所要表达的生活观念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品质。网络文学能够赢得数亿读者的青睐,内在支撑是“好看”故事适应了大众阅读习惯、审美趣味和情感偏好。分析深受海外读者欢迎的《盘龙》《天道图书馆》《大医凌然》等作品,浓郁的中国元素是重要的“看点”。

  因此,实现网络文学精品化和经典化,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通俗文学表现手法,注重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精神脉络中寻找资源,多角度反映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文化的“硬核”传统,来提升网络文学的“软实力”。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IP开发,网络文学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游戏、动漫、实体出版物等文化产品中转场传播,增强了在时代生活中的影响力,客观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中国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创了新形式和新渠道。

  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历史小说是网络文学中最为成熟也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这与我国绵延久远的重史精神和说史传统是分不开的。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是网络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卷帙浩繁的史学著作更为网络作家提供了厚重的“宝典”,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遗产也为网络写作准备了充足的素材。除了在历史背景中创造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之外,借助文学想象返回风起云涌的历史现场,通过审美化、形象化和充满网络特性的书写为民族精神画像,体悟影响历史前进的多重动力,并从激荡人心的历史事件中探寻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理想情怀,从而激发读者的身份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网络文学在新时代的新使命。在历史类型创作中,应当处理好历史的现实性与文学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作家应当尊重已经发生过的历史现实,不歪曲和篡改历史,不向读者传递错误的历史知识,不戏说、丑化和污化曾经为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对建构民族心灵史和精神史有着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网络小说应该在历史的空白处施展想象力,以此探索历史发展更多的可能性,而不能通过反道德反伦理、反人性反理性和反情感逻辑的荒谬故事去验证历史的“不可能性”。

  要有切近时代的鲜活表达

  随着网络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语境,网络文学既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重要的文化内容,它不只供娱乐和消遣,还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特别是在读者和作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网络文学影响人、塑造人的文化功能。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网络文学创作选材上的权宜之计,而是社会的基本吁求,更是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举措。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中既有与全人类相通的共性内涵,也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但同时也包含一些已经被历史判定为落后甚至愚昧的内容。其中,只有那些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保持了民族特性和民族生命力的部分,才是需要被弘扬的中华优秀文化的“硬核”传统。在网络文学创作中,对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和批判能力,防止不加区分地将算命卜卦、风水堪舆、拜神驱鬼等江湖术数与传统国学混为一谈,而这种情况在一些网络文学作品中时有出现,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已经内化为中国社会的“集体无意识”,“活”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只指挥中国人言行的“看不见的手”。因此,网络文学书写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地“向后看”,在从历史生活中寻找素材的同时,更要重视切近时代的鲜活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应当贯穿在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作品创作中,要通过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富有民族特征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追求为现代人物“铸魂”,赋予他们独有的文化身份,只有这样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才有文学真实性和感染力。比如,在言情小说中,主要人物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言行除了要符合人类的基本伦理准则外,也要遵守真挚忠贞、和睦礼敬、长幼有序等传统伦理。

  网络文学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原创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生成土壤和外部条件,但这一文学形态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则是用适合中国人的审美表达方式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情感需求。网络文学虽然是文化创新的产物,但它运用了大众文学的原理和创作手法,迎合读者的阅读心理、满足读者的“白日梦”想象,通过悬念构造“抓人”的情节、说话体的叙述语态、章回式的分章等特征,都与大众文学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受到互联网思维以及传播方式的影响,并在文化产业规律等综合作用下才形成了现在的文体相貌。因此,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通俗小说中的语言、结构、立意、修辞等均可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网络文学提升艺术水准,应该首先向传统“取经”,之后才谈得上融合媒介特性,创作出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阅读习惯,又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网络性”的佳作——这也是网络文学实现精品化和经典化的必由之路。

  2020年01月08日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文艺网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