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中的胶东文学
蜕变中的胶东文学
何志钧秦凤珍刘珊珊《人民日报》( 2009年4月16日16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9-04/16/content_233613.htm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特别是新时代文学史中,胶东是一个无法忽略、无法回避的存在。老一代胶东作家曲波、冯德英、杨朔、峻青等人曾打造了20世纪后半期革命文字的皇皇奇观。新时期以来,有“胶东三骏”之誉的王润滋、张炜、矫健也一度在风云际会的当代文坛脱颖而出。尽管作家们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各不相同,但都浸染了他们扎根的土壤的气息,总是诗意而深沉地关怀着乡村群体的生命存在状态,也在自身乡土意识的基础上建构着社会人生的思想。
胶东作家群的文学作品准确地把握和展示了胶东文化传统的内在精神,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责任感,铸造出了昂扬厚重的“胶东魂”,这也使得胶东文学有着异于其他地域文学的显著特征。这种“胶东魂”体现在作家笔下的胶东人物形象身上。胶东作家来自人民,且大多为农家子弟出身,因此,他们多以“农民视角”去体验人们的思想感情。尽管穿着军装的一代作家笔下的人物多是英雄,而新一代作家笔下多是普通的小人物,却都洋溢着胶东百姓淳朴温厚的气质。胶东半岛三面环海,浩渺无垠的大海生发出了胶东作家们浪漫的诗情,塑成了胶东文化性格中豪放与阳刚的一面。而大海岸边无际的农田则赋予了胶东人务实、勤恳的品格。齐鲁孔孟文化力主积极入世,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愫,这也深刻影响了胶东作家的文学观念。胶东作家普遍看重文学的社会意义,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老一代胶东作家以笔为枪,融入了社会变革的洪流中。胶东是老革命根据地,革命战争的胜利与牺牲加剧了老一代胶东作家浓郁的悲剧意识,无论是《野菜花》,还是《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书写的中心无不是为崇高的革命事业而牺牲的悲剧主人公。置身改革开放大潮的新一代胶东作家虽很少再表现血与火的战争生活,但新与旧、进步与落后、正义与邪恶的二元对立仍是他们书写的重要题材,悲剧意韵仍然充斥在张炜、矫健、马海春、卢万成、陈占敏等胶东作家的作品中。
胶东文学的辉煌得力于现代以来胶东作家们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也为胶东赢得了荣誉。然而,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传统的文学生态发生着改变,胶东文学近些年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某种萧条状。胶东地区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传统、恒定的里巷人生、重守成而轻冒险、重传承而轻创新的封闭保守的地方文化心理客观上必然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的大势下成为胶东作家精神上难以超越的重负,直接影响着胶东文学的创新求变。面对一系列现实社会问题,胶东文学承受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生存并重建往日的辉煌,这是当代胶东文学面临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胶东文学的重新崛起首先还是立足于胶东文学传统,用质朴的原生态写作书写农村、城镇,书写市井风情,在市场和时尚的世界里继续突出地域特点,显示出独特的古风遗韵。作家们还应进一步发扬传统胶东文学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的历史使命和温厚谨严的道德心性,使充满古朴之风、阳刚之气的胶东作家群体风格得以血脉延续。
其次,胶东作家也应自觉自主地冲破传统文化积淀导致的封闭性的思维模式,转变创作心态和艺术视角,尤其是青年作家,完全可以形成一种超越以往“农民作家”视角,与当代社会潮流和文学时尚保持同步,近年来胶东青年作家张力慧、刘晓宁等的创作为胶东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春风,显示了胶东文学伸展的新的可能。
同时,自觉追求文学创作观念与现代商业理念的契合,关注市场,注重大众的艺术接受新兴趣。胶东文学要想走进市场,广为传播,客观上必须加强对文化市场动向的研究,根据市场情势制定相关的写作、出版计划,自觉确立和培养稳定的读者群。随着大众传媒尤其是影视剧的迅速发展,文学文本由话语形式向形象形式转化越来越便捷,文学与影视传媒联姻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商机,胶东文学也应积极主动地谋求与影视的互动联姻,谋求影视、小说的同步传播和跨媒体互动。我们不仅可以将大量红色经典作品改编为影视剧,而且还可以结合文化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名胜古迹创作、排演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产品,打造胶东文学与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如果胶东文学能在现代意识和地域传统间培育新的生长点,通过文学与影视、网络的互动,与当代传媒的结合,与市场和时尚的对接,胶东文学依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