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 烟台文艺网 >> 文艺作品 >> 小说散文

王月鹏:从词语开始的写作

作者:烟台文艺网 更新时间:2014-11-10 10:57

  先从“鸡蛋”这个词语开始说起。

  事例一。某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统考试题的作文题目是一幅漫画:一只母鸡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本母鸡郑重承诺,下的蛋一定没棱没角,保证有蛋黄蛋清”。这道“母鸡承诺”的作文题,绊倒了不少考研者。

  事例二。北大医学部学生举行了一场扔鸡蛋大赛,要求从5米高的看台将一枚生鸡蛋扔下,鸡蛋落地不碎的获胜。参赛学生纷纷在鸡蛋包装上动脑筋,用鞋、用瓶、用塑料袋,各显身手。这个活动由学生会组织,意在展示学生创意,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事例三。某个部委撰写的救灾英雄典型事迹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救灾战士累倒在路沟里,但他双手高举着一个盛满鸡蛋的篮子,里面一个鸡蛋都没有打碎。该战士在倒向路沟的一刹那,脑子里想的是灾区人民,想到灾区人民需要吃的鸡蛋,想到鸡蛋的重大意义,所以做出舍身保鸡蛋之举。

  事例四。我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讲过这个例子。一个乡下老人提着篮子在农贸市场的角落卖鸡蛋,有人问她:“你能保证这是真正的跑山蛋吗?”卖鸡蛋的乡下老人回答说:“我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我怎么可能会说假话?”这个看似“答非所问”的回答,是有深意的。在这个素朴的乡下老人心目中,知识与诚实之间显然是有着血脉关联的。

  四个事例,全与鸡蛋相关,其中三个分别指向了研究生、北大学生、抗灾英雄这样的精英人物,一个指向了没有文化但有“文化感”的乡下老人。

  中国的汉字,是很有意思也很有意味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问起“危机”这个词用汉语怎么解释。有人说:“在汉语里,危机是由危险和机会两个词组成,即危险意味着机会。”肯尼迪听后拍案叫绝:“中华文化能把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融化成一个东西,太伟大了。”

  我们掌握和应用词语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词语完成对人的占领的过程。很多“词语”的身上,已经人为地附加了太多东西,甚至遮蔽了词语的本来面貌,比如“太阳”,比如“大海”,等等。在词语的泡沫中,灵魂的视力是很容易被遮蔽的。能否对词语保持必要的警醒,能否看到词语的本来面目,已经成为对人的思想和灵魂的双重考验。现实生活中,“词语”已经不仅仅是词语,而是一种我们正要接触的事物,是我们对已知和未知世界的一种态度。我们在词语中发现和捍卫自己,这本质上也是对世界、对自我的一种捍卫。

  很多新的词语,往往不过是一件外衣,它在吸引人们目光的同时,其实也隐藏了事物的真相。人们努力在寻找真相,其实真相就在眼皮底下,就在词语的背后。这个时候,“词语”不仅仅是一个筐子,而且也具备了幌子的功能……

  文学是对现实的发言,这个现实不仅仅是指既定的现实,同时也包含着探讨生活的若干可能性。眼下的现实太缭乱了,需要具备足够的分辨力,才会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文学如何通过对当代现实的有效介入,为这个时代保留一份个体化的理解,这是摆在每一个写作者面前的问题。比如关于农村城市化的话语表达,很多作家的想象,更多地是建立在二手资料的基础上,这就让作品成为一个想当然的产物,缺少一种源自现实的真实力量。

  文学需要独特的思考,以及独特的表达。文字落在纸面上,但是真正的比较,却在纸的背面。也就是说,除了写在纸面上的文字,还要看在纸张的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这是写作的一种底色。

  这样谈论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想穿越词语表象,发现隐藏在词语背后的真实,拥有一种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词语可以是表达现实和呈现现实的载体,也可能是遮蔽现实和掩饰现实的屏障。我觉得有意义的写作,是从词语开始,对现实的不懈探求和呈现,这个现实,既包括客观的社会现实,也包括人的心灵现实,以及可能的社会现实和可能的心灵现实。

  本文系作者在鲁东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论坛”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文艺网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