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占东:麦收时节忆麦收
端午刚过,又到麦收时节。漫步家乡的田野,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浓浓的麦香扑鼻而来。麦田里,一台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在欢快地收获着成熟的小麦,一会儿的功夫一大片小麦就收获完毕;地头上、道路边、树荫下人们悠闲地说笑着等待把收获完的小麦用拖拉机、三轮车、农用汽车拉回家,晾晒干,麦收就结束了。如今的麦收是何等的简单?何等的轻松?何等的迅速啊!
目睹眼前的麦收情景,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自我记事起,到后来的近三十年生产队时期的麦收,那时的麦收要复杂得多、劳累得多、时间漫长得多。三十岁以下的人不曾见到,五十岁以上的人大多亲身经历过。下面,就请和我一起去体验一下那时的麦收需要经过的步骤和环节吧。
轧场院、凉草苫
在我的家乡轧场院又叫摁场院,就是把从去年秋收后闲置到现在的场院清除掉杂草,疏松起表层土壤,如能遇上下雨最好,把土壤湿润,如不下雨,则需要用人挑水把土壤泼湿,然后撒上麦糠、谷糠、草木灰等(以防粘碌碡),再用人拉着碌碡把场院轧实、轧平、轧光,晾干,轧场院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只等新麦上场了。这是麦收前第一项需要准备的工作。第二项需要准备的工作是晾晒、维修草苫,那时候,还没有朔料布等防雨用具,全部是用草苫,说起来草苫的防雨效果远比现在的朔料布要好得多,透气性好,苫盖的粮食不会起烧、发霉,把封存半年多的草苫从仓库里搬出来进行晾晒、维修,为新麦上场做好防雨准备。当然还需要检修好脱粒机械,准备好木锨、扫帚、铁叉、麻袋、汽灯等用具。
拔麦子、割麦子
我记事时收麦子都是用手把小麦连根拔起,所以,到现在我的家乡把麦收又叫做“拔麦子”。拔麦子时买一种叫“拔麦子小带”的布条缠在手上,以防拔麦子时被麦秸勒破、割破手,但是即是缠上“拔麦子小带”,手上也到处是伤口,把手勒得又肿又痛。后来逐渐改用镰刀割小麦,但由于小麦品种的更新、种植技术和水利条件的改善、面积的扩大、小麦密度和产量大幅度提高,用人割小麦的劳动强度也是相当大的,气候干燥,烈日炎炎,天嗮地烤空气蒸,割一天小麦就能把人累得全身酸痛。用不了几天人们的脸膛也被晒得黝黑黝黑。
打场、抢场
拔(割)起的麦子,用牲口驮、人肩挑、小车推、拖拉机拉,运回场院,下道工序就是打场了,(在我的家乡把麦类、谷类籽粒从秸秆上碾压、脱粒下来的各道工序统称打场)先用铡刀把麦根部分铡掉,麦穗部分用牲口拉着碌碡轧,然后进行“扬场”,除去糠皮,把麦粒晾晒干。以上是我刚记事时的打场方法。后来村里买了一台固定式小麦脱粒机,当时,我们村四个生产队轮流使用,需用“140型”柴油机带动,而“140型”柴油机非常笨重,它的一对飞轮就各重200百斤,机体重多少斤我记不得了。挪机器时需要把两个飞轮卸下来,两个人抬一个,机体则需要八个人一起抬,好在脱粒机有轱辘可以用人推拉着挪动,也需要七八个人,后面还有一群孩子跟着看热闹,人群浩浩荡荡,每当挪一回机器,那场面可真叫一个“壮观”。由于当时是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也经常为挪机器、争机器而闹矛盾。再后来,每个生产队都有了自己的小麦脱粒机,而且用“195型”拖拉机带动,挪机器、争机器的事情也就没有了。但是,由于小麦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的提高,脱粒小麦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就只能是歇人不歇机,人们白天黑夜连轴干,白天割麦子,晚上分两班轮流打麦子,真是又累又困又乏,有时机器换皮带的一小会儿功夫,人们躺在麦秸上也能睡着。那时候,麦收时节经常下雨,(当年也无法提前知道天气情况)每当遇到下雨,人们无论是在地里割麦子,还是在家里吃饭,或是晚上在家睡觉,只要听到队长或保管员喊“抢场喽——”,男女老少全部跑步到场院去“抢场”。就是把脱粒的小麦坩成堆,未脱粒的小麦垛成垛,用草苫盖好,防止被雨水冲走或淋湿,当时的“抢场”又叫“龙口夺粮”。抢场时人们经常全身被雨水淋透,但只要小麦没有受到损失,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而有时雨来得及,部分小麦被雨水冲走,人们的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哟。
缴公粮、分口粮
经过二十天左右的昼夜奋战,麦收才进入了尾声。晾晒干的小麦要先按照上级分配的任务数,先要往公社粮所缴纳公粮,起先缴公粮都是用小推车推着送,大道上一辆辆小推车组成的车队,那也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后来逐渐改用马车、拖拉机送公粮。送完公粮,再留足种子和一部分储备粮,余下的小麦才根据各家各户的人口数和公分数进行分配。分小麦一般都是在傍晚或晚上,场院里点着几盏汽灯,(当时还没有通上电)此刻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拿着麻袋,推着小车说笑着涌向了场院来领取自己的劳动果实。分小麦有时提前按照分配表给各家各户分成小堆,每个小堆上用字条写上户主的名字,有不识字的还要叫别人帮助找一下。也有时现场排队过称领取,(但那时排队不用人排,而是把各家户主的手戳放到桌子上排队,)会计拿着手戳叫人,保管员负责看称称粮,孩子们则借着明亮的汽灯灯光追逐嬉闹;分粮的场院里,喊人声、应答声、报数声、大人们的说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此起彼伏,那场面应该说是挺令人兴奋的;毕竟人们经过多少天的劳累,现在可以放松一下了。分麦子的数量从每人三五十斤到后来百八十斤,再后来,每人能分到几百斤。分完麦子还要把铡下的麦子根和脱粒完的麦秸分到各家各户,当年这可是各家的主要柴草,全部依靠它来做饭,全家齐上阵,或挑、或背、或扛、或抬,分麦草的场面也是好热闹,领回的麦根和麦秸还要进行挑拣,把遗漏在麦草里的麦穗拣出来,然后再把麦秸草垛起来,真可以说是“颗粒归仓,寸草归垛”。
至此,麦收才算是真正结束了。在我的家乡有俗话说“女人怕生长(生孩子),男人怕麦黄”,“饽饽好吃收麦难”,可见早年的麦收是何等的不易啊。好在这不易的麦收已经过去了,并将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但愿今天和以后的人们能够了解过去,记住历史,珍惜和享受今天来自不易的现代化麦收。其实,“麦收”的发展和变化,只是农业生产机械化的一个侧面,现在的农业生产从耕、种、管、收可以说是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农民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耕地不用牛”已经成为现实;短短几十年,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进步啊,当然这也正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全面发展、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