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的力量指引
——东北新农村小戏小品发展方向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肯定了农村小戏小品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分析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出现的新形势,提出新农村小戏小品要根据时代需要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方向的要求,提高农民人口素质。
关键词小戏小品功能教育引导发展趋势
所谓小戏小品实际上就是戏剧小品,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戏剧性。它始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有了电视后才从艺术院校的练习课中“走”了出来。小戏小品是文艺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它以形式短小精悍,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占据了一席之地。它投资少、排练周期短、演员队伍小、道具简约、演出方便。便于深入基层、能快速反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情和情感,并能起到直接教育引导的作用。深受人民群众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的喜爱。
东北的小戏小品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特色,无论是创作和表演,东北的小戏小品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东北农村,小戏小品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生活气息浓郁,又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积淀,能给观众带来源于生活的共鸣,非常能够抓住观众的心,这是大戏所无法替代的。再者东北小戏小品说的是东北话,东北话接近于普通话,能被全国各地观众所接受。也因此成为各类晚会和历届春晚的宠儿。涌现出了像赵本山、潘长江、黄宏、黄晓娟等大批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小戏小品演员。以及崔凯、何庆魁、张振彬、张超等著名编剧。东北著名演员赵本山也赢得央视“小品王”的美誉,成为东北很有分量的文化名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小戏小品成了春晚的一个亮点,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东北农村题材的小品占据了春晚主要位置。当时的农村小品主要以农民致富、优生优育、乡邻和睦这些题材为主。如赵本山的《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拜年》,潘长江的《桥》、《过河》,黄宏的《超生游击队》、《黄豆黄》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戏剧小品。这些作品仍以传统戏剧样式为主,反映了东北农村的现实生活。这些剧作反映生活丰富、语言朴实亲切、富有表现力、形式多样,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东北农民生活、思想、情感上的变化,表现了他们思进思富、渴望改变自身命运和家乡面貌的迫切愿望,表现了他们在巨大的变革当中所遇到的不可避免的困惑和矛盾,同时讽刺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解决了了当时农村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随着东北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东北农村的居住环境、生产条件、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生活观念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变化,东北农村和农民经历着转型期和新生期,变革中的农民呼唤着属于自己的、喜爱的文艺作品。现如今,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分布由原有较为分散的农村居住点逐步向相对集中的小城镇集结,在城镇规划及农民自主创业的拉动下,出现了城乡结合,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大量的闲置农民劳动力进入城镇,有的成为暂住人口,有的成为永久居民,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城市的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让他们让他们适应城镇的生活,改掉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东北新农村小戏小品的创作就应围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传播精神文明为目的。把反映东北新时期农村的小戏小品的演出,作为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为广大农民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这个要求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最大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和群众实践中获取源泉和动力。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涌现的农民的新观念、新生活、新风貌。
当下也有很多小戏小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春晚赵本山表演的小品《送水工》,黄宏表演的小品《回家》、《装修》等,这些作品大多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城市农民工为背景,反映了东北新时期农民思想变化及思进思富、渴望改变自身命运的迫切心情与生动实践,展现了农民的心理演变过程。然而,现在很多小戏小品创作并没有看到这种创作趋势,还一味的创作田间地头的小戏小品,创作理念陈旧。大大满足不了新时期东北新农村小戏小品的发展需要,这其实是创作者自己并没有真正领悟东北新农村以及东北新农民的实际生活。并没有体现小戏小品“来自生活、反映时代”的特性,所选题材老套、枯燥、乏味,这很可能造成小戏小品的整体萎缩。写农村题材小戏小品,要熟悉农村生活,熟悉农民,熟悉农村干部。同时还需了解农村政策,了解现行的政策,过去的政策,并且还应当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想到以后的发展。小戏小品体现的是人的智慧,民众的心态,只有在创作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不断的发现,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戏剧创作的一些带有规律性和本质性的东西。
作者:张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