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 烟台文艺网 >> 文艺时空 >> 文艺创作 >> 文艺期刊

胶东赏石

作者:烟台文艺网 更新时间:2014-07-04 14:07

一、新石器时代——启蒙萌芽期

  烟台赏石文化启蒙萌芽期大约距今7000到4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1962年考古者在烟台市中心区芝罘,发现如今驰名中外的白石文化遗址,挖掘出距今达7000年左右的白石一期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有“斧、锛、凿、球、网坠、磨盘、磨棒、砺石等30余件”,其中“发现一件玉饰,绿色,制作精细,通体磨光,铲状,无刃,顶端有小孔,长1.5、宽1.1、厚0.13厘米”(摘自《烟台考古》,以下同)。1973年考古者又分别在龙口市旧城、海阳市嘴子前及长岛县王沟,发现距今有4500年左右相当白石二期文化遗物,其中有“玉串饰,分珠状、管状数种,质地为玉石、玛瑙。多为红色,极小的颗粒(豆粒大);另有黑色炭精石(2块)、玛瑙冲牙(5颗)、玛瑙环(15个),水晶圈(5枚)和玉石项链(1卦)”。

  众所周知,“玉是石的一种,玉石的发现起源于石器的制造,由于玉比一般石坚硬,且具湿润、细腻质感、美丽的色泽和清脆的声韵,所以特受人钟爱,于是便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摘自《中国赏石大典》)。从烟台白石一、二期文化遗物看,烟台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将硬度为5.6—6的玉石精心打磨成“玉饰”,表明烟台石文化已进入玉器时代,赏石文化启蒙萌芽;同时也表明远在4500年左右,烟台先民对玉石与玛瑙的品赏,已达到相当丰盛的程度。

  二、秦汉(初)—山石崇拜神化期

  石头,大者为山,小者为石。烟台赏石文化启蒙之后,同华夏赏石文化发展的进程一样,同样经历过漫长的崇拜和神化山石的阶段,这个阶段从远古延至阶级社会产生后。关于人们对烟台山石的崇拜与神化,汉朝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此记载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江山永固且欲长生不老,便巡狩全国名山大川。当来到山东蓬莱时,见北海漂渺云雾中有山峦起伏的岛屿,问其名,徐市(福)便应合始皇求药心理,乘机绕舌,以长生不老药为诱饵,力谏进岛寻山求仙取药。始皇遂派徐福率三千童男女入海。可笑天子竟被谎言欺,徐福入海终不返。从此这山石嶙峋奇丽绝妙的北海诸岛,被称为“蓬来仙山”。其实,北海诸岛不但地貌形态具有仙山风貌,而且自古多出现海市。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写道:“登州海中时有云气,为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谓之海市。”海市,亦称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幻景,是异地景物(山峦、城郭、道路、街巷、车马、行人等)经阳光折射,在诸岛的现现。因古人无法破释,便把这虚无缥缈、时隐时现的自然景观,视为“其神仙所宅”之处。海市的出没,对烟台山石的神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至于流传于民间的“八仙过海”故事,更把“蓬莱仙山”神灵化。总之,对山石的崇拜与神化是人们对山石人格化并赋予感情色彩的表露,是烟台赏石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里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文艺网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